黑白琴鍵上的愛情二重奏 | 關常新 胡小雪
2020-12-21 17:25:30 來源:一聞網 評論:0 點擊:

關常新是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胡小雪是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學科負責人。他們夫婦倆,一個沉穩大氣、文雅內斂,一個博學多才、落落大方,是鋼琴將他們緊緊系在一起。
音樂天賦和勤奮努力,加上專業化教育、名師指點,成就了他們今天的藝術造詣。他們說:“人生唯累過方得閑,唯苦過方知甜。”因為小時候走過彎路,所以更理解琴童的心情,深知他們的需求。國內的千萬琴童,非常需要規范專業的指導,而規范的師資培養速度,遠遠跟不上鋼琴教育的需要。因此,他們義無反顧回國,決定用后半生,去做好鋼琴教育這件事。
順其自然 為所當為
關常新出生于一個音樂家庭,父親是西洋音樂理論家及音樂史教授,從事音樂學研究。母親是一名作曲教授。4歲時,他就跟隨母親學習鋼琴和樂理知識,同時開始接受視唱練耳訓練。
胡小雪也出生于一個藝術家庭,5歲開始學習鋼琴,在父母的鼓勵下,11歲考入四川音樂學院附中,學習鋼琴演奏。
他們的人生軌跡在中央音樂學院交匯,成為鋼琴系90級的同班同學。
胡小雪說:“關老師當時在我們班上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學習努力,為人正直,我心里充滿了敬佩,自然而然就產生了一些感情。其實我們倆性格不大一樣,我理性,他感性;我好動,他安靜。后來關老師去美國留學,8個月后我也去了美國,我們在同一所學校,師從同一位教授,算起來,我們相識、相知30多年了。”
關常新說他們夫婦倆是互相影響。“她在讀書期間非;顫、外向,我那時很內斂。工作以后,她變得更加沉穩、善于思考,我反而變得越來越感性了。兩個人在一起,時間長了可能慢慢就像咖啡、牛奶一樣,融合得恰到好處。我覺得我們倆能夠心心相惜是因為有相近的價值觀。她很有正義感,性格也比較率真,特別樂于助人,當時就覺得很愿意跟她在一起。有人說同行是冤家,但我們不同,我們有共同語言,有時候交流起來,一個眼神就足夠了。”
出國礪技 幸福二重奏
因為在校期間成績優異,關常新獲得多項榮譽,其中包括1992年首屆全國鋼琴邀請賽的獲獎者之一。但他越來越感覺不能滿足于此。“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那時身邊很多人,包括家人、老師和朋友都認為我都快研究生畢業了,應該順理成章找工作安定下來,但是我覺得需要再提高,希望能有機會接受更多的教育。”
1996年,關常新如愿以償,他獲得美國得克薩斯克里斯蒂安大學獎學金,赴美留學,師從美籍匈牙利裔鋼琴家塔瑪什·翁格,攻讀鋼琴演奏專業碩士學位。盡管學校提供了獎學金,免學費,但生活依然很拮據。關常新總是去超市買最便宜的菜和生活用品,去慈善募集機構的回收店買舊家具、家電,還學會了自己做飯。
關常新希望胡小雪也能到美國進一步深造。胡小雪不顧家人、老師、朋友的反對,決定放棄留校任教的機會,赴美留學。“我們一起選擇從零開始。在美國讀書生活的初期階段非常清苦,那段經歷深深烙印在我們心中。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要努力學習專業,學好語言,又要打工,所有的一切全靠自己。但我們也憋著一股勁兒,想證明給自己,也證明給大家看。吃苦的同時,也鍛煉了我們自己,所以我們咬牙堅持,最后在各項考試中的成績都名列前茅。”
回憶起那段留學時光,關常新感慨地說:“一開始的確比較艱苦,但當時我們得到很多親友、師生、同胞、同學,以及當地美國朋友的幫助甚至接濟,我們很感恩。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所有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的付出和愛心。”

(關常新留美期間在碩士畢業典禮后與家人合影,從左至右:關常新母親、關常新、胡小雪、關常新父親)
選擇歸零 回國任教
在國外,關常新和胡小雪的專業成績得到了充分認可,生活越來越舒適,但他們又一次選擇歸零,決定回國執教。
關常新說:“這應該是我們人生中再次從零開始。以前中國音樂學院專注于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為了能夠全面發展,學校計劃擴展成為全學科的音樂學院。鋼琴在音樂教育領域既是一個專業,也是很重要的基礎學科,所以,學院決定西洋專業先建立鋼琴系。”
2000年,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創建人之一、首任鋼琴系主任李民老師輾轉聯系到關常新,問他是否愿意回國一起建設和發展鋼琴系。其實,一開始關常新很糾結。因為當時他們在美國已經穩定下來,在業界也得到很高認可,工作順心,生活輕松,回國再次重新開始,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另一方面,關常新認為,學校建立鋼琴系,除了可以完善國內鋼琴教育的學科體系,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通過這些擁有更大國際舞臺的音樂表現載體,能夠更好地傳播和弘揚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回國,能夠把學到的知識用到教學中,能夠實施自己的想法,這讓我內心又非常激動。”
關常新的想法得到胡小雪的堅定支持。“當時中國八大音樂院校已經有幾十年的傳統,現在準備擴展到第九所,說明國家很重視藝術音樂教育,而且在不斷發展、提升,這對于我們學音樂的人來說是一種激勵。我們在美國的生活一切都按部就班、波瀾不驚,幾乎能夠看到今后10年每一天的樣子。如果有機會回國干一番事業,作一點貢獻,我們會是什么樣呢?我倆越聊越激動,對回國就越憧憬。離開得越久,對故鄉的眷戀越深。所謂心隨音動。”胡小雪說。
此時,國內外兩位恩師的影響更讓關常新夫婦下定決心回國。
“出國前,我在中央音樂學院讀書時的導師,著名鋼琴演奏家、鋼琴教育家楊峻教授對我說,學成后一定要回來,為自己的國家服務,因為是國家培養了你們,給了你們出去學習的機會。這句話讓我刻骨銘心;貒,是我們的責任。”關常新說。
此外,他們在美國的導師塔瑪什·翁格教授與中國有很深的淵源。從1989年開始,翁格教授每年都要到中央音樂學院講課,對中國很有感情。“當時我也征求了他的意見,他一直對我說,21世紀一定是中國的,你們在國外這么多年,辛辛苦苦學到那么多知識,學有所成,就應該回去把學到的東西傳播出去,中國的發展需要各方面人才。”
亦師亦友 樂動人生
2002年,關常新和胡小雪回國任教,關常新在中國音樂學院參與建設剛創建不久的鋼琴系,胡小雪在中國音樂學院附中當鋼琴老師。胡小雪認為,能和其他人探討分享藝術之美,是人生一大樂趣,也是她回國選擇當老師的主要原因。但在從事鋼琴教育的過程中,他們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比如在教學理念上,國外更偏向快樂教育,中國講究嚴師出高徒。我們逐漸發現,很多孩子琴彈得很好,但是沒有真正理解音樂。另外,很多機構沒有專業的教學大綱,等等。”胡小雪說。

(2009年關常新在美國觀摩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
關常新認為,過去能系統學習鋼琴的孩子鳳毛麟角。隨著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加上國家對素質教育的推動,學鋼琴開始大眾化,音樂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我們當初選擇回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改變當前國內音樂教育的一些誤區,希望喜歡鋼琴的孩子少走一些彎路。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更加關注師資力量。首先,我們的師資力量是否為這股學琴熱潮做好了準備,是否有足夠合格、規范的老師。如果沒有,我們會在培訓鋼琴老師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其次,人們學琴的動機五花八門,有的是出于對鋼琴的熱愛,也有人帶著功利和攀比的心理學琴,所以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注重對學琴者的心理引導,讓他們真正愛上鋼琴,愛上音樂。”
回國后,胡小雪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實際上做這個工作有很大壓力,要讓學生出成績,就要教他們如何應對各種各樣的考試,而學生沒有按時完成你的教學計劃時,難免會產生急躁情緒。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的心態慢慢平和了很多。著急時我就對自己說,要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去引導他們。”
關常新說,一些鋼琴老師和家長對孩子學琴要求非常嚴厲,這可以理解,因為學鋼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我們做很多事情都會要求精度,例如體育是追求動作的精度,是追求達標、突破極限;舞蹈是通過精準的動作展示美感、表達思想;繪畫是通過線條、形狀、色彩、層次的精度來表達事物的內涵。鋼琴當然也需要精度,要通過精準地觸鍵,發出能表達音樂特點的聲音,這需要訓練控制力,對自律性要求很高,因此練習過程也非?菰。事實上,這樣的學習過程與孩子們愛玩愛動的天性是矛盾的。所以,老師和家長必須要求嚴厲,才能讓孩子們堅持下來。
“我小時候也很淘氣,不愛練琴。但如今身為老師,從事教育行業,就特別理解當時老師們的良苦用心。所以,我們在教學時,更注重用教學語言鼓勵和督促相結合的方法,我們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要把握好度。教育真是一門學問,我執教的時間越長,就越敬重教師這個職業。”
回國后,關常新先后協助、合作創辦北京國際鋼琴藝術節、美國科羅拉多國際鋼琴大師班。作為獨奏及合奏藝術家,他已應邀在國內外多個城市及院校進行演奏和講學;他完成的論文及譯文多次在《中國音樂》《鋼琴藝術》等專業刊物發表;所教授的學生多次獲得國內外比賽獎項及獎學金。楊峻教授曾評價自己的學生:“關常新有著十分細膩和嚴謹的演奏風格,雖然有極好的技術功底,但從不過分夸張和炫耀。他的演奏有十分優雅和動人的音色,以及自然、流暢的音樂感覺。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有很強的駕馭大作品的能力。”
與工作談“琴”說愛
能夠成為一名鋼琴家是每一個琴童的夢想,學習鋼琴之路太漫長,想成功就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而且也未必能成功。但胡小雪認為,讓孩子快樂地彈琴,是不難做到的。“在我自己的教學經驗中,想快樂首先要做到與學生之間的心理平等,要放低姿態,與學生平等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慢慢發現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礙了他們對這件事情的理解,是什么減緩了他們對知識的吸收速度,從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效果非常有效。我希望我的學生都是快樂的琴童。我現在教的學生年齡最小的剛上小學一年級,我能夠看出他們非常高興上鋼琴課,上完課,我會像媽媽一樣去擁抱他們,希望通過肢體語言表達和他們的親近感,告訴他們我是朋友,而不只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威嚴的老師。我認為這些細節都是教育的一部分。”
著名鋼琴家霍洛維茨曾說,彈鋼琴不是為了比賽。關常新對此非常認同。“愛它,就因為它本身。彈鋼琴用英文講就是Play the piano,可見‘彈奏’和‘玩耍’是同一個詞,那我們就要學會快樂地開啟黑白鍵之旅。其實音樂是一件很注重個人體驗的事情。但如果目的性過強,所有注意力都會集中在結果上,過程就會變得很痛苦。而當你注重體驗、關注過程之后,就會有一定成就感,就會感到快樂,也就更愿意為了進一步提高和努力去吃這個苦。”
近幾年,關常新和胡小雪把更多業余時間留給了教師培訓,就是希望盡可能影響教師的教學理念,讓他們能夠把音樂里真正美好的東西傳授給孩子,帶領孩子多感受、多體驗,讓孩子們更愿意去親近音樂,愿意與別人分享音樂,從而產生更多的動力去學習練習,讓鋼琴在他們手指的跳動中生出更好聽、更美的音樂。
把最美的“琴聲”獻給祖國
日本音樂家久石讓曾說,音樂是夏天的風,也是一個人存在的證明。關常新和胡小雪的每一天都從鋼琴教學開始。無論在工作中還是日常生活中,他們溫柔而謙和,總強調自己就是普通人,是習慣做蠟燭的人。他們認為音樂對人生來說是一種滋養,希望通過他們的教學讓學生們對真善美有更高的追求。
鋼琴教育在中國是一個年輕的學科,對于中國鋼琴教育的未來,胡小雪認為,一名優秀的鋼琴演奏者需要具備異于常人的天分和才能。“如果能有更多像郎朗、李云迪這樣的鋼琴演奏家固然是好,但我更希望能培養出更多熱愛音樂的人,讓音樂能夠扎根在大眾心里,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不一定會彈鋼琴,但懂得欣賞鋼琴,欣賞它的美,通過音樂讓自己的性情、品格往真善美的方面發展。”
對于關常新而言,鋼琴教育之外,他一直努力促進中外鋼琴界的交流,致力于推廣中國的文化、藝術。“這是一件細水長流的事情。這緣起于當時我們的系領導李民老師,他希望能夠把國外資源引薦到國內來,我和他一起做了很多工作,創辦了大師班,就是后來的國際鋼琴藝術節,這是中國鋼琴領域第一個國際化活動,反響非常好。此類活動讓越來越多海外專業院校和海外華人了解祖國專業音樂教育的建設,特別是鋼琴教育的發展。
同時,關常新借助語言優勢,幫助學校開展了很多中外鋼琴領域的交流活動,經常邀請國外優秀鋼琴教育家、演奏家來校給學生示范演奏、講課、交流。一系列交流活動逐漸產生了效果,一些學生陸續在國內、國際比賽中獲獎。“能夠為學校的鋼琴系、為中國音樂教育做一點工作,我感到非常榮幸。”關常新說。
此外,把中國的鋼琴音樂介紹到國外也是關常新今后努力的方向。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每次到國外演出,他一定會演奏中國作品。“沒辦法,身體里就是中國的血脈。其實,當你在國外演奏中國的音樂作品時,內心的那種激動是無法言表的,你會真正感受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關常新在2015年美國得克薩斯國際藝術節大師班獲教師組協奏曲比賽第一名)


(胡小雪在2016年美國得克薩斯國際藝術節大師班教師組接受西班牙鋼琴大師Joaquín Achucarro的指導)
“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很年輕,成立才十幾年,但在這十幾年里,鋼琴系和附中鋼琴學科取得了巨大發展,我覺得這只是我們事業的基石,我們還要不斷努力去建造,去開創。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還年輕,應該做到不負光陰不負己,不負初心不負國。”關常新說道。(作者2006年獲英國貝德福德大學文學碩士學位。本文圖片均由關常新提供)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國際大賽冠軍胡雪莎《指尖綻放的雪花》鋼琴獨奏會響徹北京中山音樂堂
下一篇:最后一頁
分享到:
收藏

評論排行
-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邵德成擅自篡改偽...(625)
- ·中國當代名人書畫院院士馮勇建(64)
- ·我們約會吧+ 陳文最新個人資料簡介照片...(59)
- ·走進幸福9號:打造世界上贍養老人最多的...(29)
- ·河南一高校被指偽造租賃合同 當事人幾...(23)
- ·《山東臨沭黨校一女嫁二男為哪般》續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識別騙子(17)
- ·魔力仙顏怎么樣?魔力鮮顏水奇跡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敗家(12)
- ·圣象“新實木”地板遭起訴或賠200萬元(11)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豐琪財富創新型...(11)
- ·學霸逆襲記(1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學院“一帶一...(10)
- ·北京市房山區長陽鎮暴力拆遷(9)
- ·大連金州新區正信金安文化培訓中心創新...(9)
- ·武威:熏醋廠不明氣體“熏”翻兩員工 ...(8)
- ·喜洋洋童裝是騙子嗎?一位90后媽媽的自...(8)
- ·河北清河公安:一個被“休”了13年的聽證會(7)
- ·手繪鞋 小清新風格-半夏微涼自制(7)
- ·國外留學歸來 赫佳方芳回國發展事業(7)